关于山中野花的古诗词,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唐代诗人作品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以清新笔触描绘山中雨后野花的静谧与生机。
王建《过绮岫宫》
“武帝去来罗袖尽,野花黄蝶领春风。”
通过野花与黄蝶的意象,展现山间春意盎然的动态画面。
温庭筠《蔡中郎坟》
“野花零落野草春,闻说中郎有后身。”
以野花自喻,寄托对才俊的追思。
二、宋代诗人作品
程颢《春日偶成》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野花与柳树相映,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苏轼《和之美舟行杂诗八首·野花》
“喧喧桃李蹊,何妨笑幽草。但愿保天真,徐花春风老。”
以旷达态度赞颂野花的天然之美。
陈文蔚《折花》
“折花虽已过清明,犹自飞花入四邻。何须惆怅庭前雪,春在江城处处新。”
通过折花行为,表达对春日野花永恒性的感悟。
三、其他相关作品
元代丁复《和山行兼次韵》: “山鹊翅翻红两两,野花香并翠双双。” 以色彩对比突出野花的绚烂。 清代赵蕃《野花》
“野花吐芳不择地,幽草吹馥宁只春。”
强调野花的自由生长特性。
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山中野花的自然美,既有写实描绘,也有借喻抒情,共同构成中国古典诗词中独特的自然意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