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间与青春的名人故事如下:
爱迪生珍惜时间: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喜欢亲自去试验,直到明白其中的道理为止。他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孙敬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当打瞌睡时,头皮扯痛会让他清醒过来,继续读书。
司马光警枕:
宋朝司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机智过人,勤奋好学。刚满二十岁即考上进士。他为官清廉,公务之余常利用时间读书,立志写一部通志。为了把握时间读书,他特意制作一个圆木枕头,枕头的妙用是睡觉时身子只要一翻动,它就会滚动,人也就惊醒了,可以继续研究学问,因此称“警枕”。
鲁迅争分夺秒: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近代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欢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特别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
陈景润赢得时间: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十分珍惜时间,他曾给自己拟订出一张工作时间表,把一天二十四小时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来。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读读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门外语的单词,就是这样掌握的。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时间是宝贵的资源,名人通过珍惜和利用时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