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言不尽意”观点的是 孔子。该观点出自《易·系辞上》中的名言:“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孔子认为,人的思维外延大于语言外延,语言又难以完全表达思维的深层含义,因此语言存在局限性。
补充说明:
思想发展脉络
孔子最早提出该命题,强调语言的局限性;
陆机在《文赋》中进一步探讨文学创作中如何通过语言传达深远的艺术构思;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则从美学角度阐释“言不尽意”,强调创作时思维的超越性。
其他选项辨析
老子、孟子、屈原等虽为重要哲学家,但“言不尽意”并非其核心观点;
王蒙、苏轼等现代学者则与这一命题的起源无关。
综上, 孔子是最早提出“言不尽意”问题的哲学家,其思想为后世的文学、美学和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