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是德国的民间故事,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于19世纪收集、整理并加工成《格林童话》中的经典作品。以下是相关细节的总结:
作者与作品背景
格林兄弟通过走访民间讲故事者,收集了100多个《小红帽》版本,最终将其收录于1812年的《献给孩子和家庭的童话》中。
故事核心内容
该故事讲述小女孩小红帽因戴红色帽子得名,她受母亲嘱托为生病的奶奶送食物,途中遇狼并被其欺骗,最终被猎人救出的情节。
文化影响
最早的文字版本由法国作家夏尔·佩罗于1697年收录。
格林童话通过小红帽的形象,传递了勇敢、善良与智慧的主题。
在不同版本中,结局有所变化,如猎人救出后小红帽剪破狼肚或化身性感形象等。
综上,《小红帽》虽以德语创作并融入德国民间元素,但其根源可追溯至更早的欧洲口头传统。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