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国的名言荀子有:
利少而义多,为之。利益少,但是道义多,这样的事要做—《荀子·修身》。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赠人以有益之言,比赠人以金石珠玉更显珍贵—《荀子·非相》。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服从真理而不服从君主,服从道义而不服从父命—《荀子·子道》。
礼以顺人心为本。本,根本。礼以顺应人心为根本—《荀子·子道》。
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鸟被逼得走投无路之时就会用嘴啄人,兽到困窘之时就会用爪抓人,人到穷困潦倒之时就会设计骗人—《荀子·修身》。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家要兴旺,必须尊重教师和重视培养人才—《荀子·致士篇第十四》。
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上天创造百姓,并不是为了君主,而是为了百姓。
养心莫善于诚。修养心性最好的方法就是诚实—《荀子·修身》。
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外表虽然不好看,但内心善良,这并不妨碍成为君子—《荀子·修身》。
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自强就像荣誉一样,是一座坚固的岛屿,永远不会被风浪摧毁—《荀子·修身》。
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自以为是的人不会显扬自己,自己努力建立的人也不会立足—《荀子·修身》。
流言止于智者。谣言在智者面前就会停止—《荀子·修身》。
酒乱其神也。酒会扰乱人的精神—《荀子·修身》。
是谓是,非谓非,曰直。正确地说就是正确,错误地说就是错误,这就叫做正直—《荀子·修身》。
以近知远,一以知万,以微知明。从近处可以推知远处,从一部分可以推知全体,从微妙可以推知明显—《荀子·修身》。
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国家政治腐败,士民就会离弃它—《荀子·致士》。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国家要兴旺,必须尊重教师和重视培养人才;国家要衰败,就会轻视教师和培养人才—《荀子·大略》。
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不完整也不纯粹的东西,不足以称为美好—《荀子·乐论》。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不学习,没有正义,只追求财富和利益,这是庸俗的人—《荀子·儒效》。
不知其子视其友。不了解儿子就看他的朋友—《荀子·性恶》。
侧则不精。偏颇就会不精细—《荀子·解蔽》。
长短不饰,以情自竭,若是则可谓直士矣。不修饰长短,凭真情流露,这样就可以称为正直的士人—《荀子·解蔽》。
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会抱怨别人,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不会抱怨天;抱怨别人的人最终会穷困潦倒,抱怨天的人往往没有远大志向—《荀子·荣辱》。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在寒冷的季节里才能看出松柏的坚韧,在困难的事情中才能看出君子的品质—《荀子·大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达;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