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在《望海潮·东南形胜》中通过精妙的环境描写手法,展现了北宋时期杭州的繁荣与壮丽。其手法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铺叙与以点带面的结构
总写杭州全貌 词开篇即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总括杭州的地理优势和历史积淀,为全篇定下基调。
分写自然与人文景观
- 自然景观: 通过“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绘街巷、桥梁与都市人口,展现市井繁华。 - 人文景观
空间层次 由市内到郊外,由近及远,形成空间递进。如“云树绕堤沙”承接“烟柳画桥”,再延伸至“天堑无涯”的江景。
二、虚实结合的烘托手法
实景与想象结合
- 实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四季美景,虚写“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昼夜歌乐,通过互文手法增强时空感。
- 例如“十里荷花”是实景描写,而“菱歌泛夜”则融入了市民生活的想象。
历史与现实的对照
开头追溯杭州历史地位,结尾借景抒发南宋亡国之痛,形成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
三、音律与情感的协同
慢声长调: 与内容起伏相呼应,如描绘江潮时音调雄浑,表现市井时节奏轻快。 情感渲染
总结
柳永在《望海潮》中通过铺叙与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杭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又隐含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其环境描写不仅为全词营造了恢弘气势,更成为传世词作的艺术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