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其二》中运用的典故可分为四组,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与现实困境:
一、姜太公钓鱼(渭水磻溪)
典出《史记·封禅书》,姜太公在渭水磻溪垂钓,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李白借此典故表达对辅佐明主、成就大业的渴望,展现其雄心壮志。
二、伊尹乘舟梦日边
典出《史记·商汤本纪》,伊尹梦见乘船经过日月边缘,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李白借用此典故抒发对未来得遇明主、实现政治抱负的期待。
三、冯谖弹剑作歌
典出《史记·孟尝君列传》,冯谖因孟尝君礼遇不足而弹剑作歌,后以智谋为孟尝君解围。李白借此表达对权贵轻视人才的愤懑,以及自己渴望“平交王侯”的理想。
四、韩信遭笑、贾谊遭忌
韩信遭笑:
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年少时因怯懦被淮阴市井嘲笑。李白借此讽刺当时权贵对有才能者的轻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
贾谊遭忌:
典出《史记·贾谊列传》,贾谊因直言敢谏被汉文帝忌惮,最终遭贬。李白借此抒发政治理想受挫的悲愤,感慨“世态炎凉,小人当道”。
补充说明
“长风破浪”:虽未直接用典,但化用宗悫“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壮志,表达突破困境的信念。
“冰塞川”“雪满山”:虽未在搜索结果中明确提及,但常与“行路难”主题结合,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险。
通过这些典故,李白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慕,更寄寓了自己在政治失意时的苦闷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