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是《诗经》国风部分的代表作品,共收录十篇诗歌,反映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秦地的社会风貌。以下是十篇诗文及译文:
一、车邻
原文: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译文:
贵族乘车马踏白霜,未见君子时等候差遣。见到君子便共奏瑟乐,感叹人生短暂如老人般迟暮。又见君子时弹笙,愿及时行乐,免得老死。 二、驷驖
原文: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译文:
秦公骑乘四匹黑骏马,手持缰绳娴熟指挥。宠妃随从打猎,秦公呼左转向左射杀猎物,尽显威严。打猎后驾车游园,四马闲适,车铃清脆。 三、小戎
原文: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译文:
小戎驾车出游,骏马四牡孔武。思念君子时心烦意乱,见君子后愿如美玉般相伴。描述战车装备精良,象征对君子品德的仰慕。 四、蒹葭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译文:
芦苇青苍,露水凝霜,心爱之人在水对岸。逆流追寻道路漫长,顺流而下却似近在咫尺。通过重复“溯游”与“宛在”的意象,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五、终南
原文: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译文:
终南山上梅树与荆棘并存,象征君子品德的矛盾。描绘君子身着狐裘、容颜俊美,佩戴玉饰,令人敬仰。表达对理想君主与美好品德的追求。 六、晨风
原文:
晨风萧瑟,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译文:
清晨风寒露冷,思念之人就在水边。逆流而上道路弯曲,顺流而下却似近在咫尺。通过自然意象烘托对逝去情感的追思。 七、无衣
原文:
秦风无衣,兴师伐罪。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风无衣,杨柳依依。王于兴师,宛在水中央。 译文:
秦军团结抗敌,兴师伐罪,与子同仇敌忾。又以杨柳依依的景象,隐喻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比战争与和平,表达对家国的责任感。 八、渭阳
原文:
渭水汤汤,载阳之舟。溯游从之,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