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顺:
形容说话做事理由充分、合情合理。
名不正,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说话就不合理。
阿世盗名:
指迎合时世,窃取名誉。
此外,还有一些与名言相关的成语:
守株待兔:
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负荆请罪:
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向人请罪。
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曹冲称象:
曹冲利用水的浮力来称量大象的重量,显示了聪明的才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但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背后隐藏的危险。
破釜沉舟:
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刻舟求剑: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草船借箭:
诸葛亮利用草船借得曹操的箭,形容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三顾茅庐:
刘备三次亲自上山拜访诸葛亮,终于请得他出山相助。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比喻才能或品德超出众人,容易招致非议或打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指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错呢?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比喻从某些征兆可以推知将会发生的事情。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指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技巧在于人的用心。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指对于别人指出的缺点和错误,如果有,就改正;如果没有,就加以勉励。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比喻人的志向或胸怀要远大,才能吸引更多的贤才。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指只要努力去做,常常可以成功;只要不断前行,常常可以达到目的地。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指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简单,真正有智慧的人说话反而很谦逊。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指在战斗中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待敌人疲劳后再发动攻击。
愚公移山:
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始终不懈:
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顶天立地: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铁杵成针: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锲而不舍: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誓死不二:
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心坚石穿:
意志坚决,能将石头穿透。
这些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哲理,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