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林版第一部批注点评如下:
精彩片段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第一章)
批注:这段内心独白最能体现保尔·柯察金高尚的情怀和人生观。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通过这段话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领袖的逝世
“领袖的逝世没有引起党的队伍涣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强有力的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削掉树梢,也绝不会因此而凋零。”(第一章)
批注:这段批注强调了革命队伍的团结和坚韧,即使面临巨大损失也不会轻易瓦解,就像大树即使失去树梢也能继续生长。
生活的坚韧
“收起枪,别跟任何人说,哪怕生活无法忍受也要坚持下去。这样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有价值。”(第一章)
批注:这句话表达了保尔·柯察金在极端困境中仍坚持生活的信念,认为只有坚持下去,生活才会有所价值。
革命的信念
“钢是在烈火里燃烧、高度冷却中炼成的,因此它很坚固。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斗争中和艰苦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中从不灰心丧气。”(第一章)
批注:通过比喻,作者将革命者的意志比作经过烈火和冷却锻炼的钢铁,强调了革命者需要经历艰苦的斗争和考验才能成长和坚强。
人物塑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的名著,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完美的艺术典型。作者在刻画这一人物形象时严格地遵循生活的真实,并不把保尔的坚强意志和刚强的性格看成是天生的,而认为是在英勇的战斗和艰苦的劳动中,在刻苦的学习和严格的律己中锻炼出来的。
情感与心理
通过保尔与冬妮娅的对话和互动,作者生动地描绘了两个年轻人的内心世界和感情变化。保尔的热情、正直和坚定,冬妮娅的善良、温柔和机智,都跃然纸上。保尔对冬妮娅的感情真挚而深沉,他愿意为了她放弃自己的理想,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教她。这种情感真挚而感人,让人为他们的爱情而感动。
语言风格
作者的语言简练而有力,通过简洁的叙述和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保尔和冬妮娅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也让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可读性。
社会影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苏联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小说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也都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这本书对我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大的影响,书中浓郁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献身主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我精神生活最重要的支柱。
综上所述,译林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部通过生动的情节、深刻的主题和精炼的语言,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展现了革命者的坚韧和奉献精神。这部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