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语句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用语准确:
公文必须使用最恰当、最精确的词语,准确传达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情况和变化,确切地表达领导的意图和要求。
表述平实:
公文用语应质朴无华、开门见山、平易自然、通俗易懂。这种语言特点是由公文的实用目的所决定的,注重以“理”服人,而非以“情”感人。
文字简约:
公文用语要简洁明快,精炼不繁,力求以较少的文字表达较丰富的内容,做到以少胜多,以简代繁,言简而意赅。
风格庄重:
公文用语具有严肃、庄重的特征,要求庄重得体,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也可适当使用一些典雅、为群众所理解的文言词语。一般不宜使用方言、口语,更不能使用戏谑、诙谐、幽默的词语。
规范性:
公文语言必须严格遵守写作规范,避免出现歧义、模糊以及不当的表述。公文文体需要比较正式,往往采用固定的格式和措辞,体现机构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模式性:
公文写作中,沿用一些固定的模式化语句和语词的现象比较常见,这些模式化语言对于公文来说是一种必需,有助于提高写作效率和表达的规范性。
简洁明了:
公文语言要求言而有物,篇幅简短,词语简洁明快,以最简练的文字表达最大容量的内容。
严谨细致:
公文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模糊含混、语意多歧。
广泛使用习惯用语:
公文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定型化、规范化的词语用法,这些习惯用语在公文中广泛使用,有助于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多用陈述句式和祈使句式:
公文要陈述情况、交代根据、说明主张、表明态度,并且要提出要求,表达愿望,因此广泛使用陈述句和祈使句,一般不用设问句、疑问句。
综上所述,公文语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用语准确、表述平实、文字简约、风格庄重、规范性、模式性、简洁明了、严谨细致、广泛使用习惯用语以及多用陈述句式和祈使句式等方面。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公文语言的独特风格,确保了公文在传达信息、指导工作、反映情况等方面的有效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