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轼作品
《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描绘西湖晴雨交替时的独特美感,雨中山色朦胧如仙境。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 以动态笔触表现雨中西湖的磅礴气势,展现自然力量与山水交融的壮阔。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通过比喻手法,将西湖比作西施,赞颂其无论晴雨皆美的特质。
二、其他诗人作品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不寒不暖花时,妆点西湖似西施。 - 花期西湖在细雨中更显娇艳,以“西施”喻指西湖的柔美。
元代张可久《红绣鞋》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 细雨后西湖水波荡漾,油润质感与春花相映成趣。
清代徐灿《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 - 通过雨中游西湖的感慨,抒发现代人对时光易逝的哲思。
三、补充说明
其他相关诗句: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渭城朝雨轻尘”虽未直接写西湖,但“朝雨”意象可引申为雨中西湖的清新感。 - 苏轼《水槛遣心二首其一》中“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虽未明确提及西湖,但意境与西湖雨景相通。
以上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西湖雨天的多样美感,既有具象描绘,也有哲理升华,共同构成西湖文学意象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