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批判恶行
《择友》——孟郊
“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通过对比善恶行为,揭露恶人以巧言谄媚、背信弃义获利的特点。
《国风·鄘风·相鼠》——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以鼠喻人,谴责缺乏道德底线、不知廉耻的恶行。
《昙阳》——徐渭
“好人不在世,恶人磨世尊。聪明管自巳,阘冗任乾坤。”
批判世风日下,恶人横行而好人稀缺的社会现象。
二、揭露伪善本质
《放言》——白居易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警惕虚伪表象,讽刺以欺诈手段取宠的行为。
《燕歌行》——高适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通过对比战场惨烈与后方享乐,揭露统治阶层的荒淫与腐败。
三、隐喻与象征
《杂曲歌辞·春江曲》——郭元振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以江水与竹林的污染隐喻人心的堕落。
《紫藤》——白居易
“柔蔓不自胜,袅袅挂空虚。岂知缠树木,千夫力不如。”
通过紫藤缠绕树木的意象,象征恶势力的顽固与难以清除。
四、社会批判
《泊秦淮》——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批判统治阶层沉迷享乐、忽视国事的腐朽风气。
这些诗句通过直白批判、隐喻象征、对比手法等,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恶行、伪善及社会弊端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