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译为: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演义》
译为: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为: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为: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为: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为: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为:如果你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就不要去做给别人。
这些名言经典语录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