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村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和命运的作品。孙少平是小说的主人公,他的故事从第一章开始。以下是对孙少平前五章句子的赏析:
身世描写
“孙少平的父亲已经死了,母亲还在寻找地方安身。”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孙少平家境贫寒,父母双亡,生活无依无靠,但他依然有强烈的求学欲望和进取心,不畏艰险,远离家乡前来求学。
性格描写
“但是孙少平个子不高,背有些弯曲,一张黑瘦的脸,但是耳朵又大又挺,透露出他非常聪明。”
赏析:这句话通过对比孙少平的身材和外貌,突出了他虽然外表不起眼,但内心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追求知识。
处世态度
“孙少平时常温和地听到对方讲完,再做出一点补充或申辩。”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孙少平温和、谦逊的性格特点,他在与人交往中总是耐心倾听,再表达自己的观点,体现了他成熟稳重的处世态度。
环境描写
“雨中的雪花陡然间增多了,远远近近愈加变得模模糊糊。城市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公鸡的啼鸣,给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
赏析: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沉闷压抑的氛围,为下文主人公的出场和情节发展奠定了基调,暗示了主人公面临的艰难环境。
心理描写
“他很快蹲下来,慌得如同偷窃一般,用勺子把盆底上混合着雨水的剩菜汤往自己的碗里舀。铁勺刮盆底的嘶啦声象炸弹的爆炸声一样令人惊心。”
赏析:这段心理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孙少平在拣吃同学剩下的残羹剩汤时,因自尊心强而极度惶恐的心情,反映了他在贫困中的无奈和自卑。
动作描写
“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这一段时间是孙少平最难熬的。每当他从校门外的坡底下挑一担垃圾土,往学校后面山地里送的时候,只感到两眼冒花,天旋地转,思维完全不存在了,只是吃力而机械地蠕动着两条打颤的腿一步步在山路上爬蜒。”
赏析:这段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孙少平在繁重的劳动中疲乏至极,却依然坚持努力向前的精神,揭示了他生活状态的不堪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哲理思考
“他慢慢懂得,人活着,就得随时准备经受磨难。他已经看过一些书,知道不论是普通人还是了不起的人,都要在自己的一生中经受许多的磨难……人到这个世上,就不是来享福的,明白这个道理,就准备好迎接所有磨难吧。”
赏析:这段话反映了孙少平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他认识到人生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勇敢面对和接受磨难,才能活出真正的意义。
通过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到孙少平这一角色的复杂性和深度。他不仅是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更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坚韧不拔的人。他的故事激励着读者在面对困境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