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话方言经典语录包括:
瘌痢头儿子自家个好/欢喜:
父爱母爱伟大,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如意,也总是觉得比别人的好。
矮子里厢拔长子:
在矮子里面挑个相对高一些的,充当高个,有点勉强的意思。
答应得噢噢应应,忘记得干干净净:
满口答应的事全忘在脑后了。
行灶里推出木柴来:
在没有灶台的简易灶里推出木柴来,比喻事情出乎意料。
羊妈妈扦跟斗--角别:
羊头上长角,翻跟斗的话,羊角肯定要别住。
清明螺蛳顶只鹅:
清明时的螺蛳又肥又嫩又鲜美,是苏州人的生活常识。
冬瓜缠勒茄门里:
把冬瓜放到茄子堆里,比喻搞错了对象或没搞清事情的来由。
投五投六——多指做事情没有计划性 。愁头怪脑——没事瞎犯愁,或指不可理喻的人
。
屑屑嗦嗦——偷偷摸摸;嚼舌头。
弗来塞哉——不行啦,弗来三,意即不行,做不到,完不成任务。
野野哗哗——没边没沿,不着边际。
死样怪气——有气无力、装赖样。
盐钵头出蛆——意思是“没影的事儿”。
着趣: 相当于普通话的“知趣、识趣”,懂得在什么场合应该怎样说话,怎么做事。 苏州话中可能表示一种态度或方式。 用三个手指拿捏一只田螺,比喻某件事做起来很稳妥,没有太大困难。 说明木匠、油郎光顾着外头生意,自家的凳子都顾不上修,自家娘子梳头的油也顾不上给。 萨体--什么事张致:
三只节(指)头扼田螺:
木匠屋里三脚凳,卖油娘子水梳头:
日不做夜磨嗦--该做时不做,拖到不该做时做。
困思懵懂--犯困。
白相--玩。
浑堂--澡堂。
插烂糊--敷衍了事。
砸墩--结实。
夯八啷汤--一骨脑儿。
眯特歇--打个盹。
啊无乱--应为"鸭孵卵",外行充内行。
铜钿--钱。
娘起来--晾起来。
31. 瞎七搭八--胡说八道。
32. 草脚--蔡鸟。
33. 作内个老孽--罪过。
34. 豁脚--顺道。
35. 吃排头--挨领导批。
36. 滚5哆恩妈个青膀咸鸭蛋--滚!。
这些语录反映了苏州方言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体现了苏州人的智慧和幽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