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文案句子网—文案句子大全

哈哈文案句子网—文案句子大全

苏东坡的诗《中秋》?

59

苏东坡(苏轼)的中秋诗词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作于丙辰年(1076年)中秋,是他在密州任知州期间,因思念弟弟苏辙而作,被誉为中秋词中的巅峰之作。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注释

“子由”:苏辙字子由,苏轼的弟弟,两人自幼相识,因政治原因多次分离。

“琼楼玉宇”:指月宫中的仙境,比喻清冷孤寂的境界。

“婵娟”:本义为美人,后借指明月。

二、核心思想

对宇宙与人生的思考

词中通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篇,表达对宇宙奥秘的思索,隐含“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哲理。

对亲情的眷恋

作于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的中秋,词中流露出对亲情的深深思念,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表达思念的千古名句。

豁达的人生态度

尽管人生充满离合悲欢,但苏轼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辩证看待,体现其超脱世俗的胸怀。

三、艺术特色

意境雄浑:

如“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以月影描写烘托孤寂氛围。

语言流畅:采用夸张手法(如“琼楼玉宇”“银汉无声”)增强表现力。

结构严谨:上下片呼应,前半段写景抒情,后半段升华主题。

四、历史地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公认为中秋词中成就最高者,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称“苏东坡两首《水调歌头》”,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