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2003年3月17日),浙江温州平阳人,是中国现代数学奠基人之一,微分几何学领域的开创者,被誉为“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以下是其主要成就与贡献的总结:
一、学术成就
创立微分几何学派
苏步青与陈建功共同创立了国内领先的微分几何学派,系统研究仿射与射影微分几何,提出“苏锥面”“苏链”等原创概念,奠定中国微分几何学基础。
基础理论研究
- 发现四次(三阶)代数锥面,系统开展空间理论研究。
- 在射影曲线与曲面理论方面取得突破,推动几何外型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几何发展。
国际奖项与认可
- 1956年因“K展空间和一般度量空间的几何学、射影曲线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1978年后主导的“船体数学放样”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推动计算几何在航空、造船等领域的应用。
二、教育贡献
培养数学人才
- 在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任教期间,培养了大批数学专家,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如陈景润、杨振宁等)。
- 1978年后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推动数学学科现代化,建立中国首个数学研究所。
教育理念与方法
- 倡导“数学与诗的交融”,将美学思维融入数学教育。
- 通过《数学年刊》等平台普及数学知识,提升公众科学素养。
三、社会影响
学术地位
- 被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ICIAM)和数学会(CSIAM)分别设立“苏步青奖”和“应用数学奖”,表彰其数学应用贡献。
- 1993年获日本政府“勋二等瑞宝章”,2004年入选“国际数学名人堂”。
民族精神象征
- 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人生信条,克服战乱、科研条件匮乏等困难,开创中国数学新纪元。
- 其事迹激励一代数学家,成为中国科学精神的代表。
四、著作与遗愿
主要著作包括《微分几何学》《射影曲线概论》等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
遗愿是推动数学教育普及,培养更多青年数学家。
苏步青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理论突破,更在于其将数学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成为中国科技与教育领域的标志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