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茶花》主要描绘了其 形态特点、生长习性、栽种历史以及其在昆明西山华亭寺的壮观景象。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形态特点
茶花多呈现红色或浅红色,也有白色品种。
标准形态为圆球,直径通常在2.5至3厘米之间。
生长习性
喜避风向阳,适宜高海拔、通风优良、气候温和湿润、排水良好且疏松肥沃的砂质土壤,如黄土或腐殖土。
偏好酸性土壤,pH值在5.5至6.5之间。
理想生长温度区间为20-32℃,超过29℃会暂停生长,35℃时叶子可能出现烧伤症状。
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环境湿度在70%以上最为适宜,大部分品种能在低温环境下生存,但淮河以南地区的山茶花一般能够顺利过冬。
栽种历史
茶花有悠久的人工培植历史,早在三国时代即有人工培植,唐宋时期官方记录的山茶花品种数量已达15种。
昆明的茶花
昆明西山华亭寺有一棵大茶花,高度占石坪的一小半,花朵硕大如汤碗,颜色通红,显得热闹非凡,具有强烈的生命力,且显得华贵而不俗气。
茶花的花期很长,作者很少见凋败在树上的茶花,这也是茶花的可贵之处。
其他信息
茶花曾被选为云南省花,云南茶花驰名已久,品种繁多,颜色和花形各异,本地气候特别适宜茶花种植。
通过这些描述,汪曾祺不仅展现了茶花的美丽和独特性,还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