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的励志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寒门逆袭传奇。他出生于江苏江阴的农村,家境贫寒,父母都是农民,识字不多。在物资匮乏、教育资源稀缺的年代,读书识字仿佛是一种奢望。但俞敏洪心中却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犹如暗夜里的一点星火。
高考三次,终入北大
第一次高考:1978年,俞敏洪首次参加高考,英语成绩只有33分,遗憾落榜。
第二次高考:1979年,他的英语成绩提升到55分,但依旧与大学失之交臂。
第三次高考:1980年,他以英语93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成功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跨越,从农村迈向了中国的最高学府。
北大的学习与奋斗
在北大期间,俞敏洪虽然从未进入班级前40名,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反而更加努力学习。为了记住一篇英文课文,他会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反复诵读,直到做到烂熟于心。
创业之路
从北大毕业后,俞敏洪留校任教。后因学校严厉处分,他悲壮地从北大辞职,成为一名办培训班的英语教师。几经周折,他从独自一人在大街小巷贴广告的个体户,变成拥有2.5万名员工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中国培训界的领军人物。
爱与感恩
俞敏洪的成功背后离不开他的妻子和支持他的家人。他的岳父最初对他不太看好,但在俞敏洪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赢得了岳父的认可和支持。
心理承受能力
俞敏洪在讲座中提到,人在各种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一种能力,这就是心理承受能力。他比喻说,面粉放上水揉一下容易散开,但揉了千遍万遍以后,它会变成拉面,这就是因为它有了韧性。
对年轻人的建议
对于即将踏上高考战场的同学们,俞敏洪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坚持不懈,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你的前进。”同时他也告诫那些暂时落后的人:“即使你在班级排名末位,也不能轻易放弃,一定要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
俞敏洪的励志故事向我们传递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肯努力、敢拼搏,同样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