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准备的古代军事名言有以下几条: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司马法》
点评:这句话强调即使国家再强大,如果频繁发动战争也会走向灭亡;而天下即使太平,也要时刻准备应对可能的战争,以防患于未然。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点评:所谓“先下手为强”,在对方没有做好准备或放松警惕时突然发起攻击,往往能取得优势。反之,如果疏于防范,被动应对,则容易受到压制和打击。
兵贵神速。——《三国志》
点评:战争的节奏要快,迅速行动可以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掌握主动权。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汉书》
点评:军队的力量在于质量而非数量,将领的智慧和谋略比勇气更为重要。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点评:了解自己和敌人的情况,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点评:在安稳的时候也要想到可能的危险,提前做好准备,才能避免灾祸。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点评:无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准备才能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这在战争中尤为明显,充分的准备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这些名言都强调了准备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战略谋划、战术执行,还是在心态调整上,都体现出“有备无患”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