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灾基本知识
火灾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现象,包括A类(固体可燃物)、B类(易燃液体)、C类(可燃气体)、D类(可燃金属)、E类(带电火灾)、F类(烹饪油脂火灾)。
燃烧三要素
- 可燃物: 木材、汽油、天然气等; - 助燃物
- 着火源:明火、电火花、高温物体等。
火灾分类 根据可燃物类型分为六类,不同类别需对应专用灭火器(如干粉、泡沫、二氧化碳)。
二、火灾预防
日常防范
- 不乱扔烟头,避免床上或沙发吸烟;
- 使用电器时人离,不超负荷用电;
- 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发现泄漏立即关闭阀门。
安全规范
- 家庭配备灭火器,掌握使用方法;
- 不占用、堵塞消防通道;
- 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于专用容器。
三、火灾应对
初期扑救
- 使用灭火器时:提至3米处,拔保险销,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 电器火灾先断电,再灭火;
- 油气火灾用湿棉被封闭窒息。
疏散逃生
- 熟悉建筑布局,保持低姿弯腰前行;
- 穿浸湿衣物,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 避免乘坐电梯,通过安全出口疏散。
四、消防器材使用
常见器材
- 干粉灭火器: 扑救A、B、C类火灾; - 泡沫灭火器
- 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电器火灾。
操作要点 - 每次使用后需检查压力是否正常;
- 避免误操作导致二次伤害。
五、消防意识与责任
“四懂四会”
- 四懂: 懂火灾危险性、预防措施、扑救方法、逃生技能; - 四会
法律责任
- 谎报火警可处拘留;
- 挪用消防器材需承担民事责任。
以上内容为消防常识基础框架,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具体场景进行判断与操作。建议定期参加消防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