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是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被公认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其作品和思想对全球文学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他的个人简介:
一、生平背景
出生与教育 雨果出生于法国贝桑松贵族家庭,13岁与兄长进入寄读学校就读,15岁因《读书乐》获法兰西学士院奖励,21岁出版首部诗集《颂歌与杂诗》。
政治生涯与流亡
- 1845年成为上议院议员后,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支持法国七月革命,后因反对拿破仑三世称帝被流放海外。
- 流亡期间创作了《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等不朽作品。
- 1870年法国恢复共和制后,雨果重返巴黎,担任参议院代表。
晚年与逝世
晚年致力于社会改革与人道主义事业,1885年5月22日于巴黎逝世,葬于先贤祠。
二、文学成就
代表作
- 长篇小说: 《巴黎圣母院》(《钟楼怪人》)以浪漫主义笔触描绘社会底层,成为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悲惨世界》通过冉·阿让的命运反映社会不公。 - 短篇小说
- 诗集:《颂歌与杂诗》包含政治抒情诗与哲学思考。
文学风格
- 以雄浑语言、夸张想象和深刻人文关怀著称,擅长通过情节营造戏剧性冲突。
- 代表作常融合社会批判与理想主义,如《巴黎圣母院》对宗教伪善的揭露。
三、思想与影响
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主张“人道主义”,关注贫困、苦难与人性光辉,主张以爱与宽容化解社会矛盾。
- 《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救赎历程体现了其人道主义理想。
社会影响力
- 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全球广泛传播,对19世纪及20世纪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 通过文学创作推动社会改革,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揭露战争暴行。
四、荣誉与称号
被誉“法国文学之巨”“浪漫主义之父”“欧陆文明之光”。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授予其“大英帝国勋章”。
雨果的生涯跨越政治动荡与文学巅峰,其作品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对自由、正义与人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