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廉的古诗词,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结合诗词内容与背景进行分点解析:
一、以自然景物喻清廉品格
《石灰吟》——于谦 以石灰石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仍保持清白的特性,喻指自己为国尽忠、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明英宗复辟后,于谦被诬陷谋逆,仍以身殉国,其诗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墨梅》——王冕
通过洗砚池边梅花自带墨痕的意象,表达不向世俗献媚、保持清高操守的志向。此诗常被用来赞颂隐士风骨。
二、以器物象征清廉
《寒菊》——郑思肖
菊花在寒风中傲立不屈,诗中借菊花的品格讽刺南宋官场的腐败。后世以此喻指不屈服于权势的高尚人格。
《竹石》——郑燮(郑板桥)
虽未直接入诗,但郑板桥的《竹石》以竹子的坚韧品格,常被引申为清廉自守的象征。
三、以行为彰显清廉
《拒礼诗》——况钟
以“清风两袖朝天去”直白表达拒受贿赂的立场,成为明代清廉官员的座右铭。
《三年为刺史(其二)》——白居易
通过“饮冰复食蘖”(吃冰、吃草根)的清贫生活,展现其淡泊名利、清白为官的品格。
四、以哲理表达清廉
《卜算子·咏梅》——陆游
以梅花在群芳中独守高洁的姿态,隐喻自己虽历经坎坷仍保持操守的信念。
《咏史》——李商隐
通过历史兴衰的反思,强调勤俭持家、反对奢侈的价值观,间接倡导清廉政治。
五、以送别诗寄托清廉信念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以“冰心在玉壶”自喻,表达在政治风波中坚守清廉的信念。此诗成为后世文人在逆境中自勉的典范。
《舒州被召试不赴偶书》——王安石
通过自嘲与对比,展现其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体现其清廉自守的政治理想。
补充说明: 《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