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留心皆学问”是一句强调观察与学习重要性的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含义
核心思想 该句意为: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只要用心观察、留意细节,就能从细微之处获得知识和智慧。
关键词解析
“处处”: 指代所有环境,包括自然、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留心”
“学问”:广义的知识与智慧,不仅限于书本或专业领域。
二、出处与背景
常见误区:部分资料误将其归为《红楼梦》,实际出自清代赵翼《论诗五首·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在此强调文学创作需不断观察时代变化,后有人误引为《红楼梦》。
正确出处:清代赵翼的诗句被后世文人借用改编为“处处留心皆学问,人人皆可为师也”,成为教育理念的代表作。
三、相关理解与延伸
与“世事洞明皆学问”的关联 该句常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并称,前者侧重知识获取,后者强调生活经验的总结与处世智慧。
现实意义
学习方法: 鼓励通过观察生活、实践体验、反思总结等方式学习,而非仅依赖书本; 思维拓展
四、例句应用
知识积累:这件事情里面有大学问,我们不能只看表面;
生活智慧:老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正是“处处留心皆学问”的体现。
综上,该句倡导一种主动学习的生活态度,强调知识源于生活、源于观察,是传统文化中“格物致知”思想的现代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