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志当存高远”这一成语的故事,主要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勉侄书》中的名篇。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典故出处
诸葛亮在《勉侄书》中写道:
>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美趣?何患于不济?
这段话是诸葛亮劝勉其侄子诸葛瞻的话,核心思想是鼓励年轻人树立远大理想,追求高尚品德,并付诸实际行动。
二、核心内涵
志存高远:
指追求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如李时珍弃文从医、北洋水师“致远”号的命名等历史典故;
慕先贤:
以历史人物为榜样,如诸葛亮本人以姜维为楷模;
绝情欲:
克制私欲,保持清心寡欲的品德;
忍屈伸:
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坚韧,如苏秦刺股。
三、相关历史典故补充
李时珍《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违背父亲意愿,潜心研究医药,历时30余年编纂《本草纲目》,体现了“志存高远”的实践精神;
苏秦刺股
战国苏秦因受挫而刺股自励,最终联合六国抗秦,成为“头枕洛阳,身卧当阳”的典范。
四、成语寓意
该成语常被用于激励士人或青年,如北洋水师“致远”号象征乘风破浪的勇气,与“志存高远”的意境相契合。其核心价值在于强调理想与行动的结合,倡导以远见卓识指导人生追求。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