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一句源自中国古代经典《孟子·告子上》的成语,其出处和解释如下:
一、出处
该句出自《孟子·告子上》,原文为: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二、字面与引申含义
字面含义 该句描述了一种物质层面的取舍情境:鱼和熊掌都是美味佳肴,但无法同时获得,因此必须选择其一。
引申含义
孟子通过这一比喻,将“鱼”和“熊掌”升华为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象征:
- “鱼”: 代表物质享受或短期利益(如口腹之欲); - “熊掌”
三、核心思想
孟子强调,在面对不可同时实现的两难选择时,应依据内在价值判断进行取舍:
若物质利益与道义冲突,应舍物质而取道义;
若生命与道义冲突,则应舍生取义。
四、现实意义
该成语被广泛应用于个人选择与价值观的权衡:
工作与生活平衡:如加班与休息的抉择;
道德与利益冲突:如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
通过这种辩证思维,孟子倡导在复杂情境中坚守核心价值,而非盲目追求物质满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