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表达生死与大义之间选择的经典句子是: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析:
核心论点 孟子通过"鱼与熊掌"的比喻,说明在生命与道义不可兼得时,应优先选择道义。这一观点体现了其性善论和"仁义礼智信"的伦理观。
逻辑结构
- 前提: 生命和道义都是人类所追求的。 - 矛盾
- 结论:在极端情况下,应舍弃生命以维护道义。
扩展思想
孟子进一步阐释,若能通过牺牲生命避免更大祸患(如"患有所不辟"),则生命本身也非必需。这种思想强调主动担当道义责任,而非被动求生。
其他相关句子: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生而有不用也,患有所不辟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强调道义高于生命本身)
通过这些论述,孟子奠定了儒家"大义凛然"的道德伦理基础,影响后世对生命价值与道义关系的思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