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静吟》 宋·苏舜钦
独绕虚亭步石矼,静中情味世无双。
山蝉带响穿疏户,野蔓盘青入破窗。
我今饱食高眠外,唯恨醇醪不满缸。
《女冠子·春山夜静》 五代·李珣
春山夜静,愁闻洞天疏磬。
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
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
刘阮今何处?绝来书。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宋·苏轼
柳庭风静人眠昼,昼眠人静风庭柳。
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入若耶溪》 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阙题》 唐·刘昚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唐·钱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夜归鹿门山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这些诗词都描绘了静谧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适合在需要安静时光时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