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天富有意境的别称,综合古诗词与文献记载,整理如下:
一、 朱明
因夏季“气赤而光明”,故称“朱明”,与春季“青阳”(孟春)、秋季“白藏”(孟秋)、冬季“玄英”(孟冬)并称四季。李白、白居易等诗人皆有相关诗句。
二、 炎暑
直接点明夏季酷热特点,孟浩然《同王九题就师山房》首句“轩窗避炎暑”便广为传诵。
三、 三夏
特指农历四月、五月、六月,因此时段炎热且农作物繁忙而得名。陶渊明、韩日缵等文人通过诗句展现三夏的独特韵味。
四、 九夏
夏季三个月共九十天,陶渊明《荣木》以“已复九夏”开篇,吴芾《早行五首》则形容“行人九夏热如火”,强调夏季的持久炎热。
五、 新夏
初夏时节,万物更新,陆游《初夏夜赋》中“幽人卧弊庐”描绘出清新宁静的夏日氛围。
六、 槐序
杜甫《三营屋》以“能令朱夏寒”借指槐树荫蔽夏日酷暑,成为文人雅称。
七、 昊天
部分文献用“昊天”指代夏季的广阔天空与炽烈阳光,体现自然气象的壮阔感。
八、 长夏
特指农历六月,白昼最长,杜甫《忸村》中“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成为经典名句。
九、 九夏(重复)
同“三夏”,强调夏季时间跨度,不同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夏日炎情。
十、 夏令
古代官府用以区分四季的节气名称,如“夏令时”即源于此。
这些雅称通过自然现象、时间划分或情感体验,共同勾勒出夏日的多维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