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和夏天的日照角度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受地球公转和自转影响,具体区别如下:
一、太阳直射点位置差异
冬季 冬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约23.5°S),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角较低,南半球则相反。
夏季
夏季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约23.5°N),北半球各地太阳高度角较高,南半球则直射南回归线。
二、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纬度差异: 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差1度,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1度。例如,北京(北纬39°)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约46°,冬季约26°。 具体场景
三、日照角度对建筑物的影响
冬季 - 太阳轨迹偏南,低角度照射,导致室内光照时间较短,且需通过更大面积的窗户或天窗引入光线。
- 例如:正午时阳光可能以30°角照射进北半球建筑,而夏季可能接近垂直。
夏季
- 太阳轨迹偏北,高角度照射,室内光照时间较长,自然采光更充足。
- 例如:正午时阳光可能以接近垂直的角度照射,减少室内阴影面积。
四、其他影响因素
大气条件: 云层、雾霾等会削弱太阳辐射,但季节性变化中其影响相对次要。 地理位置
综上,冬季和夏季的日照角度差异主要源于地球公转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移动,进而影响太阳高度角和光照路径。这种变化对建筑采光、能源利用等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