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这一表述并非直接出自《史记·礼书》,而是后人根据《史记》中“守正笃实,久久为功”的思想衍生出来的。具体分析如下:
原句出处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出自《史记·礼书·祭统》,原文强调“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绳锯木断。故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句话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实现目标。
衍生表述的形成
“绵绵用力”是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根据“守正笃实”的内涵补充提出的,强调做事要稳扎稳打、持续用力。例如他引用《史记》后补充道:“处事如打擂,憾大摧坚。要徐徐下手,久久见功,攘臂极力,一犯手自家先败。” 吕坤通过“绵绵用力”进一步阐释了“久久为功”的实践路径。
核心内涵
该表述强调持之以恒的重要性,认为成功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实现,而非一蹴而就。无论学习、工作还是个人成长,都需要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总结:该表述是《史记》思想的延伸,通过“绵绵用力”为“久久为功”提供了实践方法论,成为激励长期奋斗的常用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