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来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该句出自文章第二段,原文为: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具体解析:
“出淤泥而不染”:
莲花生长在淤泥中却能保持洁净,比喻君子在恶劣环境中坚守本心,不受世俗污染。
“濯清涟而不妖”:
莲花经过清水洗涤后仍不显得妖艳,象征君子保持清正廉洁的品格。
补充说明:
-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形容君子内心通达、行为端正,既不攀附权贵也不拖泥带水。
- “香远益清”指君子品德高尚,其德行能远播且愈发显著。
总结:
周敦颐通过莲花的意象,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君子的核心喻体,强调在复杂环境中保持清白与高洁的重要性,体现了其“中庸”哲学思想。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