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拟人化描写,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是书中典型的比喻和拟人句例:
一、比喻手法
月光与河水的比喻
“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这里将月光比作河底的银盘,通过“伸手可及”的夸张描写,营造出一种童话般的静谧氛围。
人物外貌的比喻
- “他的脸像银盘,阔脸暴腮,两腮圆润,面容丰腴,黑里透红,涂脂抹粉。”
- “她眉如新月,眼似秋水,鼻梁挺直,嘴唇红润,宛如古典美人。”
通过“银盘”“新月”等喻体,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特征,使读者产生强烈的视觉印象。
二、拟人手法
自然景物的拟人化
- “雨滴就像千万个伞兵,从空中跳下来,安全地降落在地面上。”
-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将雨滴比作“伞兵”,赋予自然现象以生命动感;通过“星光”“月亮”反问,抒发对人生的哲思。
人物行为的拟人化
-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通过“玫瑰顶在头上”的拟人化描写,展现祖父的童真与趣味;“花园明晃晃”的拟人化表达,传递出生机与活力。
三、经典段落赏析
后园的广阔感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决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的世界,而是宽广的,人和天地在一齐,天地是多么大,多么远,用手摸不到天空。”
通过“天地合一”的拟人化描写,表现儿童对自然的无尽遐想。
祖父的笑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以“笑盈盈”的拟人化形容词,传递出祖父的慈祥与温暖。
这些比喻和拟人手法不仅丰富了文本的表现力,还通过童年的视角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成为《呼兰河传》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