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辞手法的顺口溜,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比喻类
明喻:
甲象乙,比喻词出现(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
甲是乙,比喻词省略(如“广场是雪白的海洋”)
借喻:
甲代乙,直接叙述喻体(如“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博喻:
多个喻体说明一个本体(如“白丁香如雪、如玉、如浪花”)
二、比拟类
拟人:
把物拟成人(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拟物:
把人拟作物(如“鸟儿在歌唱”)
三、其他常见修辞
排比:
三个或以上结构相似的词组(如“爱心是火,是水,是阳光”)
夸张:
故意放大或缩小(如“时间如白驹过隙”)
借代:
以部分代整体(如“一针一线”代“群众财产”)
反问:
自问自答(如“谁说女子不如男?”)
设问:
自问引导回答(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反复:
重复关键词(如“走走停停”)
对偶:
结构对称(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互文:
上下文互相补充(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用典:
引用经典(如“朝三暮四”)
化用:
改造原有诗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化用自杜甫)
衬托:
通过对比突出(如“绿叶衬红花”)
反衬:
通过相反事物对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注:由于修辞手法种类繁多,部分分类存在交叉(如拟人可视为比拟的一种),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学习使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