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作为清代讽刺小说的经典之作,其语言艺术以辛辣、犀利著称。以下为书中高频出现的优秀词汇及赏析:
一、高频好词
一丝不苟 形容做事极为细致认真,如周进考中贡监首卷后,仍保持谦逊态度。
淹淹一息
形容人精神不振、气息微弱,常用于描写科举失利者的状态。
动人心魄
形容事迹或语言极具感染力,如范进中举后的狂喜。
再三再四
表示重复多次,强调执拗或固执,如严监生临终对灯油的执着。
不可限量
预示潜力巨大,常用于年轻人物身上,如王冕的才华初显。
二、经典好句赏析
"少年不知愁滋味,老来方知行路难"
通过年龄对比,道出人生百态的哲理,成为《儒林外史》的标志性语句。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批判科举制度对人生的异化,体现作者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
以民间俗语展现世态炎凉,强调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浮世若梦,人生如寄"
体现道家思想,呼应书中对虚无人生的隐喻。
三、语言特色
讽刺与夸张: 通过夸张人物行为(如严监生的吝啬)强化讽刺效果。 对比手法
白描叙事:语言简洁明快,直白揭示人物本质,如范进中举后的心理描写。
以上词汇与句子的赏析,既涵盖具体情节的生动描写,也体现作者通过语言塑造社会批判的独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