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独游记》是清代张裕钊所作,以下为部分原文摘抄及注释:
一、原文摘抄
开篇描写 余读书马迹乡之山寺,望其北,一峰崒然高,尝心欲至焉,无与偕,弗果。遂一日奋然独往,攀藤葛而上,意锐甚。
山中困境
及山之半,足力倦止。复进,益上,则涧水纵横草间,微径如烟缕,诘屈交错出,惑不可辨识。
心理描写
又益前,闻虚响振动,顾视来者无一人,益荒凉怪栗,余心动,欲止者屡矣。然终不释,鼓勇益前,遂陟其巅。
登顶感悟
至则空旷寥廓,目穷无际,自近及远,洼者隆者,布者抟者,迤者峙者,环者倚者,怪者妍者,去相背者,来相御者,吾身之所未历,左右望而万有皆贡其状,毕效于吾前。
哲理升华
吾于是慨乎其有念也。天下辽远殊绝之境,非先蔽志而独决于一往,不以倦而惑、且惧而止者,有能诣其极者乎!是游也,余既得其意而快然以自愉,于是叹余向之倦而惑且惧者之几失之,而幸余之不以是而止也,乃泚笔而记之。
二、注释补充
“崒然高”: 形容山峰高耸险峻。 “诘屈交错出”
“万有皆贡其状”:夸张手法表现山川景色的壮美。
此篇游记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心理刻画,展现了作者突破困境、追求极致的勇气,兼具文学性与哲理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