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中常被人们引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以下是相关解析:
一、句子含义与出处
字面与深层含义 - “非淡泊无以明志”:
指如果不追求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远大的志向。淡泊指对物质名利的超然态度,明志即确立清晰的理想目标。
- “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内心宁静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基础。宁静指心境平和,致远则是达成高远目标的前提条件。
在书中的位置
该句位于《诫子书》开篇,是诸葛亮对儿子诸葛瞻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贯穿全书修身、治学、成德的论述。
二、现实意义与影响
个人成长层面
- 帮助树立远大理想,避免因短期利益而放弃长期目标。
- 强调内心平和的重要性,培养坚韧不拔的毅力。
教育价值
- 自古以来被历代学子奉为修身励志的经典,被用作座右铭或入校训。
- 对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倡导以国家命运为重。
三、相关名句补充
《诫子书》中与立志相关的另一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也常被引用,强调学习与志向的辩证关系。但“志当存高远”更侧重理想境界的升华,更符合“座右铭”的激励功能。
综上,该句因深刻内涵和广泛传播,成为中华文化中激励人心的经典语句。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