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订婚书是传统婚俗中重要的法律文书,其内容通常包含以下要素,旨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并表达美好祝愿:
一、基本格式与结构
标题与称谓 顶格写“订婚”或“婚书”,下方注明双方姓名、字谱及家族背景。
正文内容
起名与背景: 注明双方姓名、字谱及订婚原因(如家庭联姻、情投意合等)。 婚期安排
彩礼与聘礼:详细列明聘金、礼金、嫁妆等财物清单。
婚后生活:约定居住地、生活费用分配、家庭成员职责等。
责任承诺:男方承诺照顾女方、家庭,女方承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
结尾与签字 以“天长地久”“白头偕老”等吉祥语结尾,双方家长及证婚人签字盖章。
二、典型内容范本
传统范本
```
府亲翁如面:
小子与贵府千金经媒妁之言,预结秦晋之好。 谨预定于[公历/农历]为犬子与贵府千金完婚之佳期,特预报佳期。 为迎娶贵府千金略备:聘金[元]、酒肉绸布[丈]、礼服[件],些许娉礼望笑纳。 愚亲家(兄)弟沐手叩手,农历[年]月[日]预报[公历]。
```
文言文范本
```
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彩线牵。 春色无边花富贵,郎情妾意俩缠绵。 天成佳耦是知音,共苦同甘不变心。 红毹拥出态娇妍,璧合珠联看并肩。 福慧人间君占尽,鸳鸯修到傲神仙。 ```
三、补充说明
法律性质: 古代婚书具有契约性质,若一方违约需退还彩礼。 文化内涵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存在格式差异,如北方多强调“迎亲禁忌”,南方注重“嫁娶吉日”选择。
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历史时期的范本,实际撰写时需结合家族习俗调整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