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类:
一、形容词作动词
明:
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疾: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痛心疾首)
短: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诋毁、说短处)
二、名词作状语
日:
其后楚日以削(一天天地)
内:
内惑于郑袖(在朝内)
外:
外欺于张仪(在国外)
三、动词作名词
听: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力、聪慧)
祖: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效法、继承)
四、名词作动词(特殊用法)
亡/破:
亡国破家相随属(使……灭亡/破败)
反:
人穷则反本(返回、归隐)
五、其他特殊用法
使动用法:
王怒而迁之(放逐)、反欲斗两主(使……争斗)
意动用法:
时人莫之许也(认为……不可许)
名词活用为动词:
泥而不滓(生活在污泥中)、蝉蜕于浊秽(像蝉蜕壳那样)
六、典型例句解析
厚币委质事楚:名词“厚币”作状语,表示“用丰厚的礼物”。
其后楚日以削:名词“日”作状语,表示“一天天地”。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形容词“疾”作动词,表示“痛心疾首”。
总结
《屈原列传》通过词类活用,使文言文表达更简洁凝练。例如“日”作状语比“每日”更简洁,“疾”作动词比“痛恨”更具表现力。理解这些活用现象有助于把握文言文的精髓。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