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仙客·七月》佚名〔元代〕
乞巧楼,月如钩,聚散几回银汉秋。
遣人愁,何日休,织女牵牛,万古情依旧。
《七月十三日对月小集》郭印〔宋代〕
露坐仍盘斝,澄澄夜色清。
酒如君子厚,月似故人明。
短舞天然态,长歌格外声。
欢情殊未极,楼鼓发深更。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陆游〔宋代〕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
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七月闺情》袁晖〔唐代〕
七月坐凉宵,金波满丽谯。
容华芳意改,枕席怨情饶。
锦字沾愁泪,罗裙缓细腰。
不如银汉女,岁岁鹊成桥。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厉鹗〔清代〕
凭画槛,雨洗秋浓人淡。
隔水残霞明冉冉,小山三四点。
待折荷花临鉴。
日日绿盘疏粉艳,西风无处减。
《南乡子 七月廿三夜小集》何振岱〔清代〕
病骨苦骄阳。居起怎寻避暑方。
毕竟南窗宜小坐,移床。
恰有天风送细凉。
约客共杯觞。无月围灯意自长。
坐过二更归未晚,思量。别后秋深更断肠。
《七月寄衣》董少玉〔明代〕
雁鸿何处飞鸣,满目萧条黄草。
书来先寄寒衣,风雨太原秋早。
《七月六日喜雨》文徵明〔明代〕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
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张嵲〔宋代〕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些七言诗描绘了农历七月,特别是七夕节的景象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