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和儿子离别的诗句,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古诗篇
《别老母》——清代黄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以极度悲痛的笔触表达对年迈母亲的离别,情感沉痛。
《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通过母亲为游子缝衣的细节,展现母爱的伟大与离别的哀思。
《母别子》——唐代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以乐府诗形式,控诉封建礼教对亲情的摧残,悲怆感强烈。
二、其他相关诗句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虽为送别友人,但“劝君更尽一杯酒”常被引申为对离人的普遍祝福,含离别哀愁。 李白《渡荆门送别》
“仍怜家乡水,万里送行舟。”
以景写情,表达对故乡的眷恋与离别的惆怅。
三、补充说明
孟郊、白居易的诗作因涉及亲子离别,被特别标注。若需更侧重父子关系的诗句,可参考宋代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春风送暖入屠苏,仍怜家乡水”的思乡离别情怀。
以上诗句均围绕离别主题,或直抒悲痛,或借景寄情,展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人们对亲情的珍视与离别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