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挂羊头卖狗肉”的句子可通过以下分类整理:
一、成语类
1. 该成语出自宋朝释惟白《续传灯录》,原指商贩以羊头(优质食材)作招牌,实售狗肉(劣质商品),现比喻表里不一、名不副实的行为。
2. 近义词包括:名不副实、悬羊头卖狗肉、反动分子/投机分子。
二、俗语类
1. 义乌方言中,“挂羊头卖狗肉”与官语同义,特指以次充好、欺瞒消费者的行为。
2. 其他类似表达:外甥打灯笼——照旧(反义)。
三、歇后语类
1.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2. 挨了棒的狗——垂头丧气;
3.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了;
4. 桌板上的狗肉——上不了席;
5. 叭拉狗蹲墙头——硬装坐地虎(比喻冒充豪绅)。
四、现代应用示例
1. 这家科技公司名义上是高科技企业,实际却以销售运动器材为主,真是个挂羊头卖狗肉的商家;
2. 他口口声声倡导环保,却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简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环保主义者。
注:成语“挂羊头卖狗肉”最早见于《晏子春秋》,原指齐灵公为禁止女扮男装者,先从宫内治理开始,后喻表里不一的治理策略,后演变为形容商业欺诈行为。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