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许多句子都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和爱情的本质。以下是一些周国平的经典句子:
成熟的爱情是更有价值的,因为它是全部人生经历发出的呼唤。
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
一切迷恋都凭借幻觉,一切理解都包含误解,一切忠诚都指望报答,一切牺牲都附有条件。
我在两种人面前最克制不住傲气,一是功名利禄之徒,二是自以为是之辈。
我从我的真朋友和假朋友那里抽身出来,回到了我自己。只有我自己。
也许,人是很难真正改变的,内核的东西早已形成,只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呈现不同的形态,场景的变化反而证明了内核的坚固。
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什么会仇恨?因为利益的争夺,观念的差异,隔膜,误会,等等。一句话,因为狭隘。一切恨都溯源于人的局限,都证明了人的局限。爱在哪里?就在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谈到:和崇高的灵魂周旋,奸人总是好脱身的,因为前者很容易受骗,一旦发觉,也仅限于表示高贵的鄙夷,而并不诉诸惩罚。
我不知道什么叫爱情。我只知道,如果那张脸庞没有使你感觉到一种甜蜜的惆怅,一种依恋的哀愁,那你肯定还没有爱。
超脱是悲观和执著两者激烈冲突的结果,又是两者的和解。我心中有悲观,也有执著。我愈执著,就愈悲观,愈悲观,就愈无法执著,陷入了二律背反。我干脆把自己分裂为二,看透那个执著的我是非我,任他去执著。执著没有悲观牵肘,便可放手执著。悲观扬弃执著,也就成了超脱。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和心灵,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心与心的距离是最近的,也是最远的。
第一种情形是,两个原本完全陌生的人,后来怎么竟会天天生活在一起,并且觉得谁也离不开谁了?
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一定意义上,跳得出是站得正的前提,唯有看轻沉浮荣枯,才能不计利害得失,堂堂正正做人。
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在某方面——例如权力、财产、知识、相貌等——处于弱势状态时,常常也会产生自卑心理。但是,只要你拥有做人的基本自信,你就比较容易克服这类局部的自卑,依然坦荡地站立在世界上。
爱是一种精神素质,而挫折则是这种素质的试金石。
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基本病症是权力与市场的结合,一方面导致权力的腐败,另一方面导致市场的无序。因此,惟有让权力退出市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权力腐败和市场无序的问题。
在各色领袖中,三等人物恪守民主,显得平庸;二等人物厌恶民主,有强大的个人意志和自信心;一等人物超越民主,有一种大智慧和大宽容。
通过自嘲,人把自己的弱点变成了特权。对于这特权,旁人不但不反感,而且乐于承认。
不过,在我看来,生命究竟是自然的产物,还是上帝的创造,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你的心去感受这奇迹。于是,你便会懂得欣赏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用它们的千姿百态丰富你的心胸。于是,你便会善待一切生命,从每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到一头羚羊,一只昆虫,一棵树,从心底里产生万物同源的亲近感。于是,你便会怀有一种敬畏之心,敬畏生命,也敬畏创造生命的造物主,不管人们把它称做神还是大自然。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重感情就难免会软弱,求完美就难免有遗憾。也许,宽容自己这一点软弱,我们就能坚持;接受人生这一点遗憾,我们就能平静。
凡是顶着友谊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