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断句连动成分的例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语气词和连词
语气词如“也”、“矣”、“欤”、“焉”、“哉”等常常用在句尾,这些位置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连词如“以”、“干”、“为”、“而”、“则”等常用在句中,这些位置也适合断句。
顶真
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虚见。”(王充《订鬼》)。
排偶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这一特点为断句提供了方便。
总分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据此也可以进行断句。
对话和引文
对话和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反复
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成分断句
根据句子成分来断句,例如:“吾视其友皆贤。”(“吾”是主语,“视”是谓语,“其友”是宾语,“皆”是副词)。
修辞断句
根据修辞手法来断句,例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通过排偶的修辞手法,可以在这两个分句之间断句)。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断开文言文的句子,理解其句意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