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生平: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包拯
生平:包拯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他在焚庙杀僧一案中,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
林则徐
生平:林则徐小时候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表达了他的远大志向。他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屈原
生平: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一个贵族家庭。他青年时期阅读了大量有关天文、地理、历法、农业、文学、艺术方面的著作,并努力钻研写作。他的代表作有《九歌》等。
司马迁
生平:司马迁(西汉 约前145或135-?),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
司马相如
生平:司马相如(西汉 约前179-前118),西汉时期的文学家,以赋著称,代表作有《子虚赋》等。
班超
生平:班超(东汉 约前52-125),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他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范仲淹
生平:范仲淹(北宋 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他二岁时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
这些资料摘抄涵盖了古代文人的生平、成就及其影响,适合用于学习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