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高水远来日方长”的典故,综合相关信息如下:
1. 典故出处
该成语出自宋代文天祥的《与洪瑞明云岩书》。文天祥在信中描述自己到任后与当地居民相处融洽,农业收成顺利,但放牧能力不足,因此寄寓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写道:“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2. 成语含义
字面:山高水远指路途遥远;来日方长指未来日子还很长。
引申:常用于劝慰他人不必急于求成,或表达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3. 使用示例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引用该成语:“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强调年轻人应珍惜时光,未来有无限可能。
4. 相关辨析
该成语常与“山高水长”混淆,但“山高水长”原指山水绵延,后比喻恩德深厚或时间久远,与“山高水远”的“路途遥远”含义不同。
综上,该典故通过文天祥的亲身经历展现了“山高水远”与“来日方长”的结合,成为后世激励人心的名句。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