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的《莫高窟》是一篇极具深度和感染力的散文,通过对莫高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详细赏析:
文化底蕴与历史厚重感
余秋雨在文中以丰富的文化联想和想象力,对莫高窟进行了理性阐释。他不仅描绘了莫高窟作为华夏文明的早期屏障和远古文明的传承者,还强调了它在中国古老文化中的地位和跨越千年的游行。
文章中提到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如三危山的传说和乐樽和尚的故事,增强了文本的历史厚重感。
生命与艺术的交融
余秋雨将莫高窟形容为“活了一千年的生命”,强调了其历经沧桑而始终鲜活的特性。这种生命感不仅体现在莫高窟的建筑和艺术作品上,更体现在它所代表的精神和文化传承上。
通过对比“死了一千年的标本”和“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余秋雨突出了莫高窟的生机和活力,表达了对这种壮阔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艺术魅力的展现
余秋雨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莫高窟的艺术魅力,从北魏遗存到盛唐壁画,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文章中提到的“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她是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体现了莫高窟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独特地位。
情感与理性的结合
余秋雨在文中不仅表达了对莫高窟的深情赞美,还通过理性的分析,揭示了莫高窟所蕴含的文化和精神价值。这种情感与理性的结合,使文章既具有文学性,又具有思想性。
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余秋雨的《莫高窟》常被用作经典篇目,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反映的活生生的事物,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对敦煌艺术的兴趣。
总的来说,余秋雨的《莫高窟》不仅是对一个历史艺术圣地的描绘,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之旅和精神探索。通过这篇文章,读者可以感受到莫高窟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魅力,以及它所代表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