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春兴》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具体解释如下:
诗的背景
该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
诗的前半首
“万里长江悲已滞,十年望洛城。”
“悲”和“念”二字点出因远在他乡、归路迢迢和客旅久滞而产生的感慨和意愿。
“万里”对“长江”,从地理概念上写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将归”对“已滞”,从时间概念上写客旅久滞、思归未归的状况。
诗的后半首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
“况属”句化用了宋玉《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遥落而变衰”的意境。
其他解释
有解释认为“长江悲已滞”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也可能诗人是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
“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中的“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
武元衡的《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春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综上所述,《山中春兴》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旅途中的悲苦心境。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