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然景物类
孟浩然《过故人庄》 前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后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呼应点:前两句描绘田园风光,后两句通过“开轩”“把酒”等动作延续了自然闲适的意境,形成空间与情感的呼应。
王维《山居秋暝》 前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后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呼应点:首联点明时间与季节,颔联通过“明月”“清泉”等意象进一步渲染秋夜的静谧与美好,前后形成景致与情感的呼应。
二、人生哲理类
王维《终南别业》 前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后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呼应点:前两句表达仕途失意后的豁达,后两句通过“林叟”的偶然相遇,体现禅宗“随遇而安”的哲学思想,前后形成心境的呼应。
王维《使至塞上》 前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后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呼应点:前两句描绘边塞的苍凉景象,后两句通过“候骑”“燕然”等意象将视野拉回中原,形成空间上的对照与情感的延伸。
三、时间流逝类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前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后句:小园香径独徘徊
呼应点:前两句通过“花落”“燕归”暗示时光流逝,后一句以“独徘徊”表现物是人非的怅惘,前后形成时间与情感的呼应。
方干《题破山寺后禅院》 全句: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呼应点:前两句通过问答引出禅宗“直指人心”的主题,后两句以“云深不知处”暗示佛法玄妙的不可捉摸,形成意境上的呼应。
以上诗句通过自然景物、人生哲理或时间流逝等维度,展现了前后呼应的多种可能性。这种手法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具层次感和感染力。